时间:2025/6/1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 http://www.wzqsyl.com/

年,一篇名为《卖米》的小说一经发表便引起了轰动,无数人为之落泪。

故事讲的是主角琼宝与母亲在酷暑时,顶着太阳担米去卖的故事,因为被黑心米贩子压价,米卖不出去,也没法给父亲买药。

《卖米》

这虽然是虚构的小说,却取材自作者真实的经历。这篇小说获得了当年北京大学首届原创文学大赛的一等奖,获得了“可入选小学必读课本”的美誉。

而到了颁奖典礼那天,在万众瞩目之下,写出这篇佳作的作者却缺席了典礼。

写出这篇佳作的作者是谁?

又为何会缺席这样重要的颁奖典礼呢?

小说《卖米》中的主角琼宝其实就是作者本人的小名。她本名叫做张培祥,年10月6日出生在湖南醴(lǐ)陵县的偏远山区,家中非常贫困,父亲身体虚弱,经常生病,母亲更是患有小儿麻痹症,有一只手瘫痪了,根本做不了重活,家里还有一个年幼的弟弟。

张培祥(红衣服)

出生在这种家庭中的张培祥,就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她年少时甚至完全不懂“好日子”是什么感受。他们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种植水稻,然后将收获的大米担去卖场贩卖。但是他们家所在的地方非常偏远,出门全是山路,因此年纪尚小的张培祥就必须帮着母亲挑起米担,走很远很远的路去卖米。

她家的两只扁担,一担能挑80斤,一担能挑60斤。每次张培祥都会抢着去挑重的那一担。米担的重量与生活的重量统统压在她瘦小的肩膀上,张培祥总能咬牙坚持下来。

卖米

在卖场,挤满了来卖米的人,以及前来收购农民的米,再加好几倍的价格卖去城里的米贩子。对张培祥这样的家庭来说,一毛钱都重要得不得了。她与母亲常常因为几毛甚至几分的价格差,拒绝卖给黑心米贩子,结果在毒辣的太阳下暴晒一整天,最后一点米都没卖出去,只能再担着沉重的米担返回家中。

卖米

小说《卖米》中催人泪下的情节,就是张培祥担着米,走在那漫长崎岖的山路上,将自己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所见所闻牢牢记下,在很多年后再将回忆挖出,创作出来的。这篇小说之所以能这么打动阅读它的人,就是因为字里行间浸透了张培祥在山路上真情实感的漫思。

卖米

米担沉重,生活也沉重,张培祥早早就在心中埋下了对大山之外的向往,迫切地想要走出去,改变自己,也要改变家人的命运。她知道读书很重要,所以抓住一切机会,拼命地读书,拼命地学习,她的成绩总是全校最优异的,所有的老师都说她将来一定能考上大学。

可惜好景不长,在张培祥10岁的时候,她放学回家刚放下东西准备帮父母做活,就被父亲叫到面前。父亲看着女儿稚嫩的脸庞,于心不忍,犹豫了很久才跟她说:“琼宝,你就不要上学了。”

张培祥十分错愕,连忙问父亲为什么。父亲几乎是忍住了眼泪,才跟张培祥说出真相:“家里太穷,没钱供你上学了。”

张培祥还想为自己争取,但她实在太清楚家中的难处,看着父亲十分痛心的面容,张培祥怎么也说不出哀求的话,最后只是点头答应了。晚上她躲起来偷偷哭了一场,第二天就跟没事人一样,去地里帮着母亲劳作了。

卖米

张培祥一连好几天不去上学,让老师起了疑心。她的姑妈也知道了,怒气冲冲跑到哥哥家里,质问这是怎么回事。但不用张培祥父亲开口,她的姑妈看着他们家破旧的房子,也知道事情的原因。姑妈实在不忍心看着张培祥这样一个好苗子,就这样被家庭拖累,于是将张培祥带走,供她继续上学。

只有失去过,才更能懂得珍惜。张培祥太害怕再次失去读书的机会了,重返学校后更加努力地读书,最后以第一的成绩考入了当地最好的中学醴陵一中。但因为学费太高,她父亲只能忍痛让她去了一所普通的中学读书。

张培祥的堂叔是个老师,就在醴陵四中任教。他听说消息后,十分心疼,就同张培祥的父亲商量了一下,安排张培祥到自己任教的四中里读书。就算读书的事不用再操心了,张培祥还是安稳不下来。她时常趁着课余时间,在学校附近找些工作,赚一点开支缓解父母的重担。

醴陵四中

为此,张培祥毕业时就想填报中专,早点出来工作。可能就是天无绝人之路,这一次能帮张培祥的人再次从天而降。她就读的醴陵四中校长认为张培祥是他这么多年见过的最聪明也最努力的孩子,他不能让这样的好孩子埋没,于是把张培祥从中专考场上拉回来,让她放心大胆地去考高中,学费由他负责。

张培祥学籍表

张培祥没有辜负校长的期望,以高分考入了当地最好的高中。在所有人都觉得张培祥之后的路一定会平坦,她只要为高考努力时,变故再次发生了——张培祥的父亲得了肾结石,母亲查出乳腺癌。

这对张培祥来说几乎天塌下来了,她以为这次自己真的没办法再读书了,于是偷偷跑出去打工。校长得知后,急得四处托人寻找她,电话号码打了满满一本,才终于把张培祥叫回来。

醴陵四中校长

张培祥一回来,就被校长拉住了手。她听到校长用不容拒绝的语气说:“你的任务就是好好读书,其他的事情我们来办。”张培祥终于忍不住,当众落下了眼泪。

年,张培祥参加了高考,成为了当年株洲地区的文科状元,在全省排名第五,顺利地考入了北京大学的法学系。知道消息的人都喜笑颜开,发自内心的为她高兴。张培祥终于考出了大山,她一定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北京大学法学系

在大学里,张培祥获得了充分展现自我才华的机会。她为自己规划好了生活,在读书学习的同时还常常去打工,不仅从不问家中要钱,还时常寄钱回家,补贴家人。分心打工没有耽误她的学业,在大学读书的四年,张培祥的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每年都能拿到奖学金,毕业后顺利考上了研究生。

张培祥

也是在这期间,张培祥发掘了自己在文学方面的爱好与天赋,写出了包括《大话红楼》在内的诸多广受欢迎的文章。甚至北京电视台还常常找她写剧本做策划,让她参与到节目制作当中。张培祥赚了不少的钱,给家里装上了各种电器,解决了父母的医药费,还有多余的钱能捐给以前的学校,报答当年老师校长们对她的支持和帮助。

张培祥以笔名飞花写作的《大话红楼》

天妒英才,刚刚过上好日子没几天,惊天噩耗再次降临到她身上。年,张培祥被检查出了白血病。当年非典肆虐,张培祥感到身医院做了检查,发现不是非典便没有太过在意。等到非典结束后,张培祥复查时,她才知道原来自己得的是白血病,而且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

张培祥

早些年的经历为张培祥磨练出了顽强的意志力,在住院期间,无论何时她都带着灿烂的笑容,还时常安慰身边的亲朋好友。她在给网友问候的回信中写道:

“即使是阴云漫天的日子里,我也会记得往日的阳光,并憧憬明日的温暖。”

年8月27日,张培祥离开了人世,甚至没能出席北京大学首届原创文学大赛的颁奖典礼。她在网上给网友们留下两个字作别——“花谢”。

在张培祥去世后,北京大学破天荒的为她举行了追悼会,她在北大的学长撒贝宁还在现场为她致悼词。之后,张培祥被安葬在了八宝山。

张培祥

《平凡的世界》里说,人生没有永恒的痛苦,也没有永恒的幸福。这也是张培祥一生的写照。她的一生痛苦太多,幸福太少,但她永不言弃,用短暂的一生实现了很多人一生都无法完成的目标。这个像花儿一样盛开过的女孩,值得我们所有人的铭记。

张培祥之墓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jg/pgjg/990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