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6/1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闺女,几天不见我想你了!”11月20日,鄢陵县张桥镇敬老院90岁的刘奶奶给牛秀丽打电话。

“大娘,我下午就去看您去,您想吃点儿啥我给你买。”牛秀丽在电话里问长问短。

熟悉牛秀丽的人都知道,牛秀丽在这条公益慈善之路上,已经走了37个年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牛秀丽深知真正的志愿服务并不是仅仅一次的心血来潮,更不能流于表面形式,而是一种习惯,一种责任,一种善行。自从走上这条公益路,他的脚步便没有过停歇,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女成长为家喻户晓的“公益达人”。

年中学毕业后,牛秀丽回到老家南坞务农,由于她有知识、工作积极,很快被选为村妇联主席。由于工作关系,她自然要与村里孤寡老人打交道,努力做好本职工作。除此之外,她开始走进敬老院,为老人理发,用公益来填补业余生活。

结婚后,牛秀丽到鄢陵县公路局上班,当了工人,她依旧坚持做公益,每逢星期天、节假日,她便来到敬老院为老人洗头、洗衣服。为此,她还专门学习了理发。时间久了,老人们都知道牛秀丽是一位“义工”,看见她就像看见了亲人。

年,牛秀丽退休。当年她开办了鄢陵县普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作为法人代表,她给公司制定了8个字的法则:“诚信为本、货真价实”,公司免费为顾客测血糖、量血压,不少残疾人贫困户到该公司买双拐,她便免费赠送,对于基层卫生院、乡村诊所给予最大的优惠。就这样,她的生意做地风生水起、红红火火。

“我做生意比较成功,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帮衬和好政策,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牛秀丽说。多年来,她抽出更多的时间做公益。敬老院里的老人便成了牛秀丽的牵挂,春节送饺子,端午节送粽子,中秋节送月饼。去年6月,她路上看到开封一对夫妇卖瓜遇到困难,便果断拿出三千元买下这车西瓜,送到敬老院。

深知自己力量有限,牛秀丽便用切身行为去感染、呼吁每一位身边人一起加入公益队伍,建立了一支志愿者服务队,其中包括她的丈夫、儿子、儿媳。10年来,牛秀丽带领志愿者服务队先后参组织活动多次。

“今年疫情期间,她积极参加值班防控,还捐款捐物,处处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牛秀丽所住的社区干部告诉记者。

今年重阳节期间,牛秀丽和她的伙伴们购买礼品、排练节目,先后深入到全县12个敬老院,为老人带去节日的祝福。在大马镇敬老院,她们还为90岁的王玉良理发,洗脚,这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激动地说:“看见(牛)秀丽一来,我就像看到了亲闺女!”

“牛秀丽和她的伙伴坚持到敬老院做公益,播撒爱心,传递正能量,她们用高尚的品行、善良的心灵,诠释着奉献与爱心。” 鄢陵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吴建新说,“出资出力做公益,平凡之中见大善,她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我们志愿者自己从来不是公益活动的主角”。因为最初的承诺,因为肩上的责任,在牛秀丽37年如一日的言传身教下不少人加入了志愿者行列。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最朴实的行动创造更多的慈善,用最真诚的态度温暖着这个社会。正是这颗感动凡人之爱心,让她在公益之路上,一路前行。

(记者孔刚领)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jg/pgjg/9897.html
------分隔线----------------------------